阳光透过教室的窗户洒进来,给每个角落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。今天的语文课与往常不同,班主任突发奇想,让我站起来诵一节课。我有些紧张,但更多的是期待。对于我来说,这是一次展示自我的机会,也是一场特殊的学习经验。
课文的选择很重要,我想起了我们最近学习的《静夜思》。李白的这首诗,描绘了月夜下的思乡之情,既简单又深刻,适合我这么一个“不太懂古诗”的学生。班主任给出了一个问题:“你们觉得这首诗传达的情感是什么?”当时我沉思良久,虽然年纪不大,但心中已然对这首诗的意境有了些许领悟。于是我决定大胆尝试,把自己的理解和感觉融入到诵读中去。
我站在教室的讲台上,心中涌起一股勇气。清晰的诗句在我的嘴边流淌,仿佛回到了那个古老的时代: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。”声音在空间里回荡,教室里的同学们都在静静地侧耳倾听。朗朗上口的字句让我感受到诗人李白那种浓浓的乡愁,仿佛真能看见他在月光下,灵魂的轻吟和呼唤。
在诵读过程中,我的情绪也变得愈加饱满,开始体会到那种对家乡深深的思念。台下的同学们,有的微微点头,有的望着窗外,仿佛也跟随我的声音,想到了他们各自的故土。教室里弥漫着一种不可言说的情感,大家彼此心灵相连。
诵读结束时,我感到一阵轻松与满足。班主任走上前,微笑着赞许我的表现,这让我倍感骄傲。除了技巧上的提高,更多是通过这次的诵读,我和同学们在心灵上产生了一种共鸣。诗歌的魅力,正是在于它能打动人心,唤起内心深处的情感。
这一节的诵读课,教会了我如何用心去感受文字,如何在朗读中流露真情。我明白了,语言不仅是知识的载体,更是传递思想与情感的桥梁。未来的学习之路上,我定会将这一份热爱与坚持,继续带入每一节课中,让文字的力量在我心中不断延续。